
11月6日,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报道揭露了德国政府的真实面目。这个曾长期以自由贸易旗手自居的国家,如今却试图对中国采取不利措施。新上任的德国总理默茨刚一上台就宣布对中国钢材加征关税。讽刺的是,他在野时曾猛烈批评欧盟对华加税,如今却在公开场合表示要提高进口关税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英国媒体指出在线配资交易网址,真正压垮德国钢铁业的是美国50%的高关税,而非中国。默茨不去找华盛顿理论,反而把矛头指向北京,这让德国企业感到不安。

默茨在野时将捍卫自由贸易作为政治招牌,反对欧盟对华电动车加税。但如今他坐在总理位置上,突然改口说德国必须守护本土市场。这种立场的转变被英媒毫不客气地批评为完全相反。德国钢铁业的困境源于特朗普政府对欧盟商品加征的高关税,其中钢材被重锤50%。美国市场关闭后,全球钢材涌入欧洲,价格大幅下跌。默茨不找始作俑者美国交涉,反而拿中国开刀,理由是“保护本土制造商”。这种选择性失明暴露了其背后的不是经济理性,而是政治算计。

德国官员声称加税带来的成本上涨“可控”,但实际上德国汽车和机械制造业高度依赖钢材零部件,成本上升将削弱竞争力。德国经济已停滞三年,支柱产业本就被美国关税和中国竞争两面夹击,再如此行事无异于自断后路。默克尔执政期间,中德经贸关系成为欧洲标杆,她深谙德国命脉系于全球化,在中美之间巧妙平衡,为德国企业争取最大空间。那时的德国是欧洲经济引擎,享受着中国市场的红利。

默茨接班时面临复杂的局势。俄乌冲突激化了欧洲的安全焦虑,美国趁机强化跨大西洋联盟,推行价值观外交。欧盟虽口喊战略自主,行动上却越来越依赖华盛顿。芯片、半导体、供应链政策基本与美国保持同步。德国新政府在这种氛围下失去了默克尔式的战略定力。

德国在野党时期可以空谈原则,执政后必须面对现实。美国是盟友,中国是伙伴。默茨选择牺牲伙伴讨好盟友,因为短期政治压力比长期经济账更紧迫。拜登时期培养的欧洲对华敌意,被特朗普的关税战放大,德国成了夹心饼干。

默茨支持欧盟提高钢铁进口关税,并提出对“碳排放不达标”国家的商品加税。这看似借欧盟政策为自己背书,实则是把单边保护包装成集体行动。然而,保护主义并不能解决德国钢铁业的问题。中国钢材企业早有准备,一边加速市场多元化,开拓东南亚、中东、非洲;一边猛攻高端钢材研发,突破技术壁垒。欧盟加税短期内可能减少部分出口,但长期看,德国汽车制造业成本上涨,竞争力削弱,最终伤害的是德国自己。

欧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。德国车企需要中国市场,法国想保护本土产业,东欧国家听从美国指挥。中国保持战略定力,对符合条件的出口给予豁免,展现负责任态度。这种反差让欧盟的“战略自主”口号显得苍白无力。

对普通出口企业而言,德国关税意味着订单流失和利润下滑。但中国产业链韧性十足,市场多元化布局早已见效。宁波、青岛的钢材厂老板表示,欧洲市场占比已降至三成以下,新兴市场能够弥补损失。这不是无奈之举,而是主动调整的结果。
德国的摇摆揭示了一个真相: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中国越开放,欧盟越封闭,这种反差恰恰为中国分化美欧联盟提供了机会。中欧经济脱钩不符合欧洲利益,但政治正确迫使欧洲走向悬崖。德国消费者最终会为关税买单,汽车和机械涨价,通胀压力加剧。中国企业加快技术升级,成本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。此消彼长,德国制造业在保护中衰退,而中国制造业在开放中崛起。默茨的短视客观上帮助中国加速了市场多元化和产业升级。
默茨的转向是德国在中美夹缝中的投机选择。既想保留中国市场红利在线配资交易网址,又害怕美国安全承诺失效,结果两头不讨好,得罪了伙伴也没换来盟友的尊重。欧盟的“战略自主”在关税大棒下沦为笑柄。中国给了台阶,欧盟偏要拆梯子。这种拧巴状态给了中国精准反制的空间。真正的考验在于,欧盟能否在利益与立场之间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。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中国的B计划已经成熟。“一带一路”、RCEP、金砖扩容,朋友圈在扩大。德国不是唯一选项,只是曾经的好伙伴。
一鼎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